CCN中商受邀亮相第八届中国物联网标识行业大会
2025-02-26 15:34:12近日,以“望2024,战2025”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物联网标识行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物联网标识管理联盟(IMU)主办,汇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全国食品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以及全国物联网标识领域领军企业代表,共探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机遇。 作为“一物一码”商品数字化领域的标杆服务商,CCN中商受邀参会。公司技术架构部负责人张宇以《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重塑软件研发与交付》为题发表主题分享。 张宇指出,AI正深刻重塑软件研发范式,推动行业从“人主导”向“人机协同”跃迁。 AI的赋能并非仅限于技术工具化,而是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决策重构开发链条。例如,在需求阶段,AI可快速生成原型与基础文档;在编码环节,智能补全与错误修复功能大幅降低重复性工作;测试与运维中,自动化用例生成及问题根因分析进一步提升测试效率和缩短问题定位时间,确保系统稳定性。 然而,这一转型也面临双重挑战:技术上需突破模型精准度与复杂场景适应性等瓶颈;团队管理上则需应对技能升级与文化适配压力。 针对企业落地难题,张宇提出“场景驱动、渐进迭代”的实践路径,通过试点验证与系统性培训逐步推广。根据“中商Alpha平台——AI应用一站式集成交付平台”实践表明, 目前已在代码生成、方案生成、接口测试等环节实现效率的阶梯式提升。 展望未来,AI与开发者将形成深度协作的“共生模式”。开发者需向AI模型训练与代码优化能力转型,而开源生态的繁荣将加速行业标准化进程。 最后,张宇强调,“AI不是替代开发者,而是重塑研发价值链”。这一观点为现场从业者提供了重要启发。 拥抱AI的企业将率先实现研发效能的代际跨越,而固守传统模式的企业或将面临转型阵痛。 未来,AI驱动的“标识-软件-服务”一体化交付模式,或将成为物联网生态建设的标配,而技术与场景的共生迭代,也将为行业打开“万物皆可标识,数据皆可智用”的新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