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标识防伪和物理防伪的区别

2019-12-13 17:45:52

 物联网(IoT)是一种计算概念,描述了日常物理对象连接到互联网并能够将自己识别为其他设备的想法。与RFID密切相关,作为通信方法但它也可能包括其他传感器技术,无线技术或QR码。”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竞争渐趋白热化,各大企业花大价钱搞营销搞推广,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然而还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打着品牌旗号,大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坐收渔翁之利。据世贸组织统计,每年假冒伪劣产品的成交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在我国,烟、酒、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已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当然,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你若是假冒,我便有识出你真面目的技术。传统的防伪技术中,物理防伪占据主导市场。大致来讲,物理防伪技术有以下几种方式:

  1、温控防伪:这种防伪标签只要稍微加热,防伪的颜色就会褪色,然后显示出防伪厂家的生产标记,但是降温后,颜色还会还原,防伪标签可多次使用;

  2、荧光型防伪:它是通过专用防伪荧光灯照射,有灯光或阳光照射,它就会呈现非常绚丽的颜色,由于它的荧光强度高,印刷适应性也很好;

  3、隐形技术防伪:它根据激光防伪标记的原理,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出一种特定的图案或字形,类似于人民币一样的防伪系统。

360截图20191213170439094.jpg

  时代在改变,技术在进步,而破解防伪技术的技术也在进步。物理防伪的市场在后退。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更有效果、难以仿冒,甚至说是,由于仿冒成本太高以至于无法仿冒的防伪技术呢?正当人们在呼吁新的防伪技术时,基于物联网标识的防伪技术,下了场及时雨。可是物联网标识的防伪技术比物理防伪厉害在哪?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中商网络防伪告诉您:

  产品防伪的核心任务其实是保证商品的品牌为正品,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生产该商品的产家真实性以及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物联网标识防伪背后的逻辑是通过物联网标识技术,结合GIS获取消费者扫码时间、地点等数据维度,通过系统大数据实时比对实现产品数据化防伪。

  标识数据的载体为二维码或RFID标签,相比物理防伪更有效、更精准,降低企业防伪的成本,达到最高性价比。对于消费者来说,仅需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RFID)标识,就可以直接获取产品真伪的信息,可以追溯产品来源,方便,快捷,真实,有效,可靠。

  其次,造假成本太高。当造假者想要进行高精度仿冒时,他必然要付出与正品同等的技术,时间与资金,在这样的前提下,造假者根本无利可图,试问,在这样的条件下还会有人愿意冒险一试吗?得不偿失,反还赔了许多,自然减少了假货的产生。

  物联网标识是万物入网互联的基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会在多个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简单来说,物联网标识技术防伪代表了当前防伪技术的潮流和前进方向,是目前市场上先进的防伪技术。对物理防伪技术感到见效甚微的企业,不妨跟着物联网标识防伪的大潮,实现弯道超车。中商网络防伪专注防伪近二十年,拥有专业的精英团队,了解更多防伪请咨询:http://ccn.yesno.com.cn/fw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