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圣旨和纸钞是如何防伪的?

2021-08-23 13:47:53

2021-08-23_135029.jpg

我们经常在电视、电影桥段里看见假传圣旨的情节,但在真实历史中,不管是圣旨还是纸钞都不是那么容易被伪造的。

首先是圣旨的颜色,清朝时,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白绫。级别越高,颜色就越多,最高等的是七色圣旨。

2021-08-23_135140.jpg

除了颜色,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也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六品及以下全为乌木轴。就颜色和轴柄来说,圣旨已经很难被仿制了。而且其材料也非比寻常,为上好蚕丝织成的绫锦织品,这种织品多为贡品,产量低,极其难得。

同时,圣旨两端也会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布料上也会布满祥云图案,如同今天的防伪水印一般

微信图片_20210823135307.jpg

当然,接触圣旨的多为宫廷之人,寻常百姓倒也无法熟知与仿制,但纸钞却是全民皆使用。那古人又是怎么给纸钞防伪的呢?

我国是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宋朝便出现了最早的纸钞——交子。

微信图片_20210823135402.jpg

相比较于金、银、铜等材质,纸钞仿制难度及成本都更低,所以历史上也出现过假钞满天飞的情况。据《宋史》记载,“官交子”发行不到20年,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伪交子”,扰乱市场经济,各地转运使一度“欲废不用”。

所以纸钞的防伪至关重要,用纸一直是纸钞防伪中的关键一环,比如,《马可波罗行记》提到过元朝的纸钞主要用的是桑皮纸,明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也使用的是桑皮纸。这些纸张墨韵层次鲜明,难以仿造,民间也是禁止采购的。

2021-08-23_135506.jpg

熟悉现代纸钞防伪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纸钞上有许多放大镜下都未必能看清的精美花纹,这许多都是手工绘制再刻于印版上的,其作用就是防伪。古代银票也有类似的设计,银票上往往印有精细的花纹,大部分都是手工雕刻,房屋、花鸟甚至名人字画都可以用来防伪。

 明清时期,为了防伪,晋商还专门设计了微雕章,将极细密的内容文字或图案刻在一方正常大小的印章内。清朝的新钞发于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钱庄,让作伪者不易临摹。就是这样层层相加,才使得纸币的辨识度较高,避免假钞出现。

那么,

现代纸币在防伪上又下了什么苦功呢?


以新版5元纸币为例,我国使用了独立自主研发的印钞专用技术——双面凹印对印。

2021-08-23_135726.jpg

通过双面凹印对印技术,透光观察可见正背面局部图案组成完整的对印面额数字与对印图案,触摸有凹凸感。这个首次应用在流通人民币纸币上的印钞技术,是其他面额纸币没有的,充分展示了人民币防伪技术的安全性和创新性。

此外,新版5元人民币还运用了国际印钞领域公认的先进防伪技术——光彩光变。钞票上的面额数字“5”,随着观察角度变化,其颜色在金色和绿色之间变化,并可见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易于公众识别。

而CCN中商霓彩3D光变防伪技术,与新版人民币光彩光变防伪效果原理相通。霓彩光变技术是国际钞票防伪领域公认的前沿公众防伪技术之一,目前全世界已有包括中国、俄罗斯、欧元区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钞票采用该技术。

2021-08-23_135918.jpg

霓彩3D光变防伪技术优势:

图案呈现3D滚动金色多彩效果,随视线变化,图案可发生明暗变化、色彩变化、形状渐变(棒槌状、球状、柱状)。肉眼识别直观、可靠、难复制。